今日热门!布谷丨闲中有诗意
来源:河北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6-30 09:16:23

在《说文解字》里,“闲”字,从“门里有木”,本义为门前的木栅栏。如今,无所往来奔波,即为闲。

小院内,花草扶疏,最宜花间对酌;碧树参天,可于树下饮茶。青竹一丛,听风过竹吟,便是享受。即便只是苔痕阶绿,调素琴、阅金经,亦可慢养心灵。这确是一种颇具诗情画意的精神享受。

闲暇之闲,多因心有闲情。闲情,将俗常日子浸染了一层雅意。闲暇,绝非无聊、没事做,也不是有事而偷懒、不去做,而是带着闲情逸致去做,纵然身忙而心亦闲。


(资料图)

哲学与艺术史上的许多成就,皆从容诞生于闲暇间的思考。很多思想家、艺术家,在闲暇之间的经营中,摘得了粲然星辰。

比如,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处女作《且听风吟》,是在自家经营的酒吧完成的;智利诗人聂鲁达,还有一个身份是外交官,他获得诺贝尔奖的诗歌,也是在闲暇时间创作出来的。

上溯到明正德年间,兵部主事王守仁,因开罪宦官刘瑾,触怒皇帝,被廷杖四十大板,发落贵州龙场。在偏僻的万山丛壑间,王守仁内心充满了孤独、寂寞、苦闷与悲戚。他举目无亲,前途无望;眼前有的,就是漫漫时光。圣人处此,又能怎么样呢?他日夜冥思,只想求得一个真解。荒山野岭间,“书卷不可捣”,便默记《五经》要旨,凭自己的理解去领悟孔孟之道,省度程朱理学。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”,他摆脱了凡俗之路,跳出了“以经解经”“为经作注”的窠臼,发挥独立思考精神,心境渐渐由烦躁转为安然,由悲哀转为喜悦。一个午夜,他忽然顿悟,一跃而起,发出一声长啸,终于找到了自身的“道”: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”“人人皆可成圣”。之后,他构建起“心即理”“致良知”以及“知行合一”的理论框架。他一直没有停止思考,这些思考的积累,终于在那个夜晚,如江河决堤般奔涌而出。

龙场悟道,标志着阳明心学的诞生。王守仁心学理论,诞生于偏远的龙场,是当时闲暇处境和寂然心态与特定的时间、地点撞击迸发的思想之火。

闲暇,可以是一种灵魂的状态、心灵的态度,人可由闲暇培养出洞悉现实世界的眼力。一个人,若以积极的心态面对闲暇时光,其实,便预示着生命质量与未来走向。

林语堂在《人生的盛宴》中写道:“能闲世人之所以忙者,方能忙世人之所闲。人莫乐于闲,非无所事事之谓也。闲则能读书,闲则能游名胜,闲则能交益友,闲则能饮酒,闲则能著书。”胡适则将闲暇时间的利用与未来相连,他说:“一个人的前程往往全靠他怎样用他的闲暇时间……你的闲暇往往定你的终身。”在这一点上,吴淡如与胡适所见略同:“你选择的娱乐方式,不知不觉间决定你的未来。”对吴淡如而言,学习就是特别减压的娱乐方式,她每年都会利用闲暇时间,安排自己学新的东西。新鲜的尝试,丰富了生命体验,也为她的写作,带来源源不断的灵感。

闲暇时光,充盈在每个人的生命中。有人算过一笔账:一生按72岁计算,睡觉占去20年,吃饭6年,生病2年,文体活动8年,工作14年,而闲暇时间有22年。这22年的闲暇,人们如何去追求和利用呢?

德国哲学家约瑟夫·皮珀说,拥有闲暇,然后去体验生命中的真实时刻。我们不必是哲学家,能掌握闲暇,即能感应人生的真理。不断去体验新奇的感觉,然后怀抱希望,不停地摸索前进,丰富自己,增长见识,突破自己。

其实,古汉语里,闲还有另一种解释:“夫门夜闭,闭而见月光,是有闲也。”闲,不就是在门缝里望见月光么?世间最惬意的,也便是门中望月的闲暇吧。倘若将这诗意的时光,全都拿去追求更大的房子、更多的财富,生命不会觉得苍白吗?

留一点闲暇给自己,思考、阅读、成长,积累人生的底气,成就生命的完整和浩大。

英国小说家毛姆说:“满地都是六便士,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。”在生活中,我们也要时时留点闲暇,低头看看心灵,抬头看看月亮。(米丽宏)

关注河北日报,了解更多权威资讯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